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 关于进一步开展“深化学生工作内涵建设”系列活动实施意见
  • 作者:本站  发布于:2011-09-13  点击: 字体:【
  • 关于进一步开展“深化学生工作内涵建设”系列活动实施意见

        上学期,我院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水平,深化学生工作内涵建设,建设高素质学生管理团队,推动我院学生工作规范、高效、健康、有序发展,学工处组织各系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创办“学生工作论坛”、开展“主题班会”竞赛和“特色班级创建”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后学生管理工作中,这些活动将继续成为我院学生思想工作中的品牌。本学期,我院将继续加大力度,本着“服务学生需求为第一职责,实现学生发展为首要目标”的工作理念,树品牌、立特色、创佳绩,打造学生工作新亮点新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素质,强化学生管理,加强学风建设,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提供政治导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不断开创我院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一、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工作论坛”实施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
        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他们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我院决定以“学生工作论坛”活动为载体,为辅导员、班主任构筑一个开放性、研究性、学术性的交流平台,使辅导员、班主任能够在相互的交流中启迪思维,共享经验,从而增强辅导员、班主任的自主研究意识,提升辅导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二)、活动对象:全院辅导员、班主任
        (三)、组织方式
        论坛活动由学院各系承办,采取专题讨论、现场观摩和学术研讨等形式。
        (四)、时间安排: 每月一次
        (五)、论坛参考话题
        1. 高职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技巧与方法
        2. 如何指导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新环境、新生活
        3. 如何做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
        4.  大学新生的的思想(心理)特点及引导
        5.  大学新生的班级和党团建设
        6. 大学生安全教育及大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
        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9. 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10.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恋爱择偶
        11. 高职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12. 大学新生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的方法探究
        13.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与管理
        14. 如何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
        15. 大学学习的适应和学风建设
        16. 学生骨干培训和学生自我管理
        17. 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18. 如何指导大学生开展社团活动
        19. 大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
        20. 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
        2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2. 学生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应用
        23. 大学生诚信教育
        24. 新生辅导员、班主任三年的工作规划
        25. 辅导员、班主任自我提高的途径与办法
        26. 辅导员、班主任科研意识培养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27. 辅导员、班主任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8. 争取社会资助开展学生活动的经验
        29. 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30. 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
        31. 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32. 如何结合专业教育做好学生工作
        33. 与家长联系的新探索
        34. 如何利用短信、QQ、博客、微博等新手段做好学生工作
        (六)、基本要求
       1. 各系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把参加辅导员、班主任论坛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按要求推荐、落实人员参加系列论坛活动。
       2. 各系领导要以身作则,在论坛活动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 各系要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切忌低水平简单重复,务求做到内容新、形式活、效果好。
       4. 论坛活动的主持人要做好活动的筹划工作,负责召集、组织人员参加。
       5. 每次论坛活动要提前一周通知参与人员,全程记录(可用摄像或录音等),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并有专题小结。
       6. 在论坛活动中表现突出,将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二、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主题班会是以一定主题为中心的班级会议,它是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集体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是建设班集体的必要活动。主题班会有别于常规班会,它要求内容集中,形式新颖并富于变化,尽量使全班学生都能够进入会议要求的角色。主题班会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是道德认识的阶梯,是陶冶情感的熔炉,是转化行为的动力。
        为将此项工作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力求使班会形成突出的教育效果并能在班会后延伸下去,达到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及加强班级建设的作用主题班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年级侧重主题区别进行
        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有差异,思想状况、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年级应该有不同的活动主题。同一内容,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差异,突出针对性。比如对于新生同学还应顾及南、北方地域差异的影响,农村、城市生活习惯的距离等等。低年级学生以“适应”为支点,为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提供帮助;树立新的人生目标等基础教育;中年级学生以“人格”为支点,为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较强的自我控制力、强烈的责任感奠定基础;强化学习,建立学习的激励机制;高年级学生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引导的同时,以“成年”为支点,围绕学生们步入社会将面临的诸多严肃的人生课题,加强成长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等。这种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的系列活动,因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所以班会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也将得到提高。
        (二)、明确积极健康的主题
        把握主线,紧跟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主题应凸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尽量从小处着眼,从一个侧面或一个点切入,切忌“假、大、空”;既要反映活动的实质,又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在学生中的反映都是比较集中和有一定力度的。因此主要应考虑其影响并将利用和优化这种影响。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对学生的基本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班会的主题可以是辅导员、班主任定,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身需要申请,也可以临时互动或提前预约。
        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的契机,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其内心思想的反映,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内部需求,从学生实际中选取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采用形式和内容相统一
        学生首先是一个社会人,身处于现实社会之中,受到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加之现在的学生民主意识增强、社会接触面不断扩大、信息获取渠道日益增多,他们的思想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基础、活动能力、文化素质和兴趣爱好的前提下,紧扣主题,服务主题。班会内容应有针对性和鲜活性,主题班会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要在变换中求鲜活,特别要关注那些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样内容既新鲜又富有时代精神。
        (四)、倡导与要求全员积极参与
        主题班会的形式应该由内容来决定,无论选择什么主题,都应该选择那些学生最需要的内容,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1、本活动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改变“简单说教”的模式。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是负责和指导;班干部的作用是组织和主持;学生的作用是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大家要形成良好的互动。
        2、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诸如以“诚信”为主题的考风考纪专题教育;以防火、防盗、防病、防骗、防抢等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和谐班级”、“和谐宿舍”创建活动;知荣明耻,遵纪守法,做当代文明大学生活动;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创建优良学风;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活感恩教育;大学生如何调节心理压力;培养积极的情绪拒绝沉迷网络,倡导快乐学习、和谐心灵等各种主题活动。
        (五)、具体工作要求
        1、每月一次,时间地点自定,由辅导员、班主任负责指导并主持,全班学生参加。
        2、每次班会之后,各系将各班的主题班会内容以电子稿形式存档并发学工处推广,便于互相学习和交流,通过交流探索新问题,总结和反思各自的成绩和不足。
        3、本学期将实行主题班会系列化,各系在选择主题、时间、内容等方面要充分考虑连贯性、延续性,将此项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形式。本学期结束后各班至少完成2到4个主题班会的总结汇报。
        4、各系要对主题班会进行自评,主题班会优秀班级可推荐全院观摩。
     
        三、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特色班级创建活动的方案
        班级文化的提升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是课程教学之外培养、打造学生素质的又一重要途径。班级形象是学校形象的一个窗口,崭新良好的学校形象建设离不开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特色学校的创建,本学期将继续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该活动以“立足普及、鼓励参与、结合实际、注重实效”为原则,力求通过两年左右的建设,更大程度地发掘我院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促进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活动可分两个阶段:
        (一)创建班级文化特色阶段。(9、10月)
        1、分析班级现状。各班辅导员、班主任召开专题班会,结合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各自班级优点和不足,为确定特色班级打好基础。
        2、明确主题。营造教室环境,主题必须要明确,确定班风,为师生昭示努力的方向。
        3、个性命名。各班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认真制订班级特色文化意向书。
        4、特色布置。各班围绕自己的特色班名开展特色的布置教室。每个班级都有特色,个性鲜明。
        (二)加强管理,巩固班级特色文化。(11、12月)
        1、各班在教室布置结束后,将班级特色文化意向书于9月20日前交各系,内容包括班级现状分析、特色班名、班风、班级口号、班级布置图片等。
        2、在班集体建设中强调 “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的观念,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旁观者,使学生个个成为班集体的主人,使各班特色得以巩固和发展。
     
        四、组织 “书香院园” 读书活动
        (一)活动目的:学院开展此次读书活动是为了加强新时期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需要,是提高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需要,是学院实现内涵发展的需要。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作为新世纪高职院院学生管理人员,更要积极提高自我修养,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大胆创新,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二)活动要求:从本学期开始,辅导员、班主任要根据个人实际,制定出本学期读书计划,每两月阅读一本由学工处指定(也可自选)的书籍。并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学本学期指定书籍为:
        1、《班主任如何思考――班主任理念创新之道》,赵坡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2、《班主任工作的50个细节》,郑金洲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3、《学院安全工作实用读本》,郑增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4、《优秀的人生导师――著名班主任是这样炼成的》,王�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5、《教师兵法》,刘坚新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6、《班主任德育工作预设技巧66招》,钟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7、《穿越时空――百年名院持续发展的规律性研究》,杨荣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8、《年轻教师的五项修炼》,[美]朱莉娅•汤普森著,徐巧稚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9、《好老师征服后进生的14堂课》,[美]伊丽莎白•布鲁瑞克斯著,田丽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10、《优秀教师一定要读的60个故事》,[美]托德•威特克尔著,黄程雅淑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五、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我院辅导员、班主任、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结合目前我院全面开展 “深化学生管理队伍内涵建设建设”大环境,本着以岗位练兵,强化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从而达到全面培训、层次提高的目的,把对辅导员、班主任、班主任的培训活动与学生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务求实效。要求各系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技能和日常业务培训,特别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的教育。
        希望各系积极组织动员,认真策划,以此系列活动为载体,经常组织有益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素质的各种活动,避免走形式走过场。辅导员、班主任和班主任应加强学习,把握学生管理水平学习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展示自我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学院示范性高职院院建设,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工处
                                                                           二�一一年九月十日